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6月, 2017的文章

租金壓力

早前一家三口到沙田新城市晚飯, 入座時待應刻意說明要 75 分鐘內結帳離開, 當晚我們消費約 500元, 食物質素普通。 另外, 某日到西九龍中心晚飯, 今次仲離譜, 我們冇要求結帳, 但待應已幫我們結帳并放在桌上, 可能外面很多人排隊, 暗示我們盡快離開, 我們消費約 500元, 食物質素普通。 以上消費金額比一般快餐店貴, 相信快餐店只需 200元內可結帳, 雖然 500 元 消費不是很高, 但換來相對差的服務質素, 明白老闆壓力很大, 但相信會很少回頭客再回來幫襯, 可能都是土地問題 (租金) 所以買收租股好個零售股 以上為個人意見, 資訊影響心情, 投資責任自負!

基金朋友的話 (四)

大行報告 不少散戶在買賣股票前,都會參考所謂「大行報告」所訂下的目標價。其實,對於這些分析報告,你又理解幾多呢 ? 「大行」即是一些環球性的投資銀行,例如 高盛 (Goldman Sachs) 、 大摩 (Morgan Stanley) 、瑞銀 (UBS) 和 JP 摩根 (JP Morgan) 等等。投行中專門撰寫投資報告的獨立部門,稱為投資研究部 (Research Department) 。 投資研究部之所以能夠存在,必定是因為投資報告能帶來豐厚利潤。有趣的是,這些報告賣不了錢 ( 部份甚至可免費下載 ) ,為何投行會樂此不疲,日復日、年復年地撰寫報告呢﹖ 原來,在一間投資銀行中,最賺錢的三個部門﹕企業融資 (Corporate Finance) 、金融投資 (Sales & Trading) 及私人銀行 (Private Banking) ,都可以利用投資報告來賺取巨款 ! 首先,私人銀行賺的是佣金,客戶經理要千方百計﹐又呃又氹一眾富豪頻繁地進行交易,才可賺大錢。因此他們需要大量的投資報告,去游說富豪炒賣。 ( 例子一﹕田生﹐我哋銀行出咗份報告話港交所會升上 $ 30 0 喎﹐你都買番 D 啦﹔例子二﹕李生﹐我哋銀行出咗份報告話匯控會跌剩 $ 28 喎﹐不如轉馬買 建行 啦 ) 。 所以投資報告,其實是一個氹富豪投資的工具。 企業融資就透過幫不同公司集資 ( 例如:上市﹑配股﹑供股﹑發債等 ) ,而賺取佣金。然而,要幫一間公司集資並不容易,必須有一個很動聽的古仔,方能水到渠成。心水清的投資者不難發現,通常在公司配股或發債前的兩至三個月﹐保薦銀行會推出一份詳盡的投資報告﹐大賣特賣此公司如何前景明朗、十二個月展望升幅可達 100 % 云云,其實正是為幾個月後的集資鋪路。因為配股價一般會以市價作一定折讓﹐故在配股前將股價推高,去為公司獲取更多資本﹐已是行內公開的秘密。 至於金融投資,賺的也是佣金,透過尋找市場不同股票的波幅或差價去賺錢。記得港交所收購 LME 需要配股時 , 全港大行幾乎齊心合力﹐齊齊建議沽售﹐削弱投資者信心﹐然後大手買入平價股份 , 很簡單﹐因為當時股價并不太優惠。完成入貨後便隻字不提。 由此可見﹐世界上沒有免費午餐,投資報告絕非是一份純分析的報告﹐而

老闆心目中的理想財務總監

有一位老闆想請一名財務總監幫佢管理財帳。 第一位見工人士 A 君与老闆面試, 老闆問 A 君, 100萬銷售, 50 萬成本, 利潤多少? A 君馬上回答 : 50 利潤。 老闆 : 回家等消息 B 君同樣被問同一問題, 今次他用經濟理論如機會成本等等去推算所謂的利潤。 老闆想了一下 : 回家等消息 C 君同樣被問同一問題, 今次他回复 : 老闆你想利潤多少, 就多少。老闆回复: 明天上班 會計師最高層次便是這樣的!

基金朋友的話 (三)

每個基金管理團隊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投資哲學。有些基金投資團隊強調 Top-down (由上而下) 的研究投資方法, 該方法可由總體經濟的預測去決定資產配置各資產類別投資比重。最終才是個別股票,債劵的選擇。 有些公司則採 Bottom-up (由下而上) 的策略,先從個別股票分析開始,選取那些有投資價值的標的, 將這些標的集合起來,自然就構成了產業比重及持股比例。 由下而上投資法 和 由上而下投資法的差異在於, 前者是由個股上看總體經濟, 屬於微觀(micro) 的角度。而後者是由總體經濟下看個股, 屬於宏觀 (macro) 的角度。 採用"由下而上"投資法的基金經理人,透過研究報告與實地拜訪,加上分析欲投資公司的獲利能力, 財務分析, 營運效益, 競爭優勢 和 經營管理能力等, 最後挑選出優質的個股。投資目標不受限於某區域或國家, 投資策略也不受某特定產業的景氣興衰所影響。只要是未來前景看好且價格低廉的股票都可以是投資目標的, 因此投資組合中所納入的股票可能散佈在各種不同性質的產業, 達到較佳的分散風險效果。 有些基金經理人看重成長性,特別青睞將來收入和盈利具有爆發力的公司。而有些基金經理人則看重價值, 只買市值與現金流量, 資產淨值相對合理的股票。 對一般投資人而言,不同的投資哲學似乎都言之有理, 但事實上,不同的哲學各有其最能發揮的外部環境, 各有千秋, 很難比較哪一種投資哲學能產生較佳的投資效果。 (未完) 以上為個人意見, 資訊影響心情, 投資責任自負!

基金朋友的話 (二)

繼續食飯中, 我問朋友, 你們咁大間基金公司, 人手及資源足夠, 選股方面一定很專業, 甚至點石成金, 一朝變鳳凰 他答我, 你都可以, 當時我呆了, 他繼續: 一般基金, 他們每季會披露 10 大持重倉股, 所以他們會參考當時熱炒的明星股,  如近期騰訊, 友邦 等, 并盡快買入或增持, 同時他們會把差表現的股如利豐, 思捷等盡快賣出或減持, 目的是想給投資者知道, 特別是現正尋找機會的投資者, 向投資者展示他們那麼 "早著先機" "獨具慧眼" 地持有那些明星股, 并且沒有持有那些 "衰股"  這解釋到股票市場上跟紅頂白的現象, 明星股越升越急, 衰股一沉百踩 (未完) 以上為個人意見, 資訊影響心情, 投資責任自負!

張家輝金句 (失戀急讓)

近日看完張家輝主演一部舊戲 - 失戀急讓, 其中一幕講佢比個客鬧佢 "仆街", 張家輝亦回應 "有咁仆街既客, 先有咁仆街既 agent" 。我覺這句很有意思及有用, 例如: 有咁仆街既家長, 先有咁仆街既老師 有咁仆街既老闆, 先有咁仆街既員工 有咁仆街既股東, 先有咁仆街既董事 有咁仆街既政府, 先有咁仆街既議員 有咁仆街既 XX , 先有咁仆街既 XX, 一切都有因果的關係, 做人同做事都不可以過於表面 哈哈!

基金朋友的話 (一)

最近与做基金經理的朋友食飯, 交談中, 講及他的辛酸, 他叫我不好考慮基金作為儲資產的工具, 原因是此工具是輸打贏要, 例如 市旺時 : 他們會分到大額分紅, 獎金等, 每層都咬一口,  余下才分給基金持有人, 等於一條魚, 他們會食魚腩部份, 魚頭魚尾就留給 "股東" 分享 市差時 : 他們除不能分紅外, 其他一樣照出糧, 加上租金, 廣告等開支, 全由 "股東" 照單全收, 全條魚都是他們食, 股東們需補給更多魚給他們生存 理解他人在江湖, 身不由己 下回再講他們 "持股" 策略 以上為個人意見, 資訊影響心情, 投資責任自負!

領展 2016 年業績

圖片
領展2016年業, 每單位分派2.2841元,按年升10.7% 雖然盈利業績很好, 但近年投資國內及改為發展商的定位使到公司風險增加, 加上 PB 已超過 1 倍 (8/6/2017: 61.65), 息率只有 3.7% 估值頗高, 需大幅回落後才考慮 以上為個人意見, 資訊影響心情, 投資責任自負!

出貨時間奇準

惠理(806)賣盤, 謝清海先生共出了 2 次貨: 第一次沽惠理,就係惠理上市,係2007年年尾,美股10月創咗新高,但美國次按危機越爆越勁情況下,2008年爆發咗個股災,更催生橫掃全球嘅金融海嘯, 第一次沽貨發生世界性股災。 第二次沽貨,中國出現股災。當時是 2016年5月尾,謝清海減持9,800萬股惠理,持股跌穿30%大關,話口未完,A股 6 月中就開始急跌,並喺 7月擴散至全球,全年埋單計,同嗰年高位比較,A股足足跌咗4成。 學高人話齋, 股災要過後才知, 但是謝生出貨時間很準, 高手也!

投資健康

以前農曆新年, 我喜歡第一句會祝人 "恭喜發財!", 人年紀漸大了, 我現時會祝人 " 身體健康", 因財富多了, 但健康差是冇用的 現在我每天早上都會跑步, 令自己身體減慢衰退, 不是希望長命百歲, 而是減少疾病痛苦及相關醫療開支, 而我亦記得任達華講過, 他希望身體健康是希望死的時候可以舒服點, 印象深刻 "人在天堂, 錢在銀行", 我時刻銘記於心, 財務自由時同時身體健康, 希望大家 "身體健康!"

年輕人學3招 解決入不敷支 (晴報 - 6/6/2017)

【晴報專訊】昨天本欄建議年輕人要改善個人財務狀況,應先從節儉、儲蓄做起。要有儉樸、儲蓄習慣的基礎,再談善用信用卡及投資等,才較實際。 日前投資者教育中心有項調查發現,逾6成(62%)受訪在職青年,即約310人過去一年有「入不敷支」的情況,而負債問題也十分嚴重,其中有五分一受訪者每月沒有付清信用卡欠款,平均欠款2萬元! 除負債外,該項調查也反映年輕人沒有為自己定下任何理財目標;即使有,也只是一些短期目標,如度假旅遊或買心頭好等,似乎都僅滿足於眼前享樂,而未能做到適當控制自己慾望,延後滿足需要。 消費主義無疑已令不少人沉溺,連價值觀也扭曲了,有人便把年輕人這類及時享樂的心態歸咎於他們置業無望的「絕望真相」,指年輕人因為覺得既然不能置業,就不如享樂。曾有做青年事務的城中名人勸年輕人節儉,減少去旅遊,卻招來不少嘲諷,說即使去少幾次旅遊,也難改變買不到樓的事實。正是這種理財心態和扭曲了的價值觀,令年輕人更覺得社會有太多「霸權」和「不公義」而怨氣日深。 年輕人改善財務狀況最實際的方法莫過於爭取「收支平衡」,這可按「應慳得慳,應使則使」這些傳統理財原則做得到。不少年輕人以「卡冚卡」的方式,用一張新信用卡的信貸額清還另一張舊信用卡的債務;同樣,亦喜歡以新一筆貸款去清還舊債,「冚」來「冚」去,不但愈借愈多,也愈陷愈深,最終為一些因短期消費及享樂而來的債務打工。 在此,不得不要讚一下私人信貸計劃的推廣人員,他們的宣傳實在比投資者教育做得更為有效! 大部分年輕人都有信用卡,若花錢有節制,而且每月都付清卡數,信用卡其實可以幫助年輕人更好地利用財務資源。不過,對那些花錢沒有節制,而且經常忘記付清卡數的人來說,信用卡就不是一個好的理財工具。 有理財顧問就向年輕人建議3招︰ 一、節流開源︰「節流」用收支記帳、強制儲蓄等方式,節省金錢,儲下積蓄;「開源」則善用時間,以兼職直接為自己增加收入,又或多結識新朋友,開拓人際網絡,對未來發展無形增益。二、制定計劃︰在了解自己的資產後,確立財務目標,為自己做好長期財富規劃,並按各個短綫目標完成;三、學習投資,透過理論及實踐,切實為自己賺取回報。 年輕人最大的財務「挑戰」在於收入不多,而開支卻又不少,要平衡兩者,年輕人還須先搞清「想要」和「需要」的分別,重新考慮儉樸的生活。     莫講話年輕人, 任何人理財態度

笑話一則

廢青同佢爸爸講 "老豆, 我做野咁辛苦, 點解你唔係李加誠呢?" 爸爸好不滿地回答 "仔, 你唔可以咁自私的, 你應該話點解你啊爺唔係李加誠呢?" 其實成為富爸爸是否一件好事呢?

奇怪思維

星期六看到財演話如升破 26000 點將加碼掃若干個股, 這令我想起如豬肉現市价每斤 10 元, 如稍後升破 11 元 或 運作移動平均線或陰陽燭等工具確認也升破 11 元, 將大手買入豬肉, 思維奇怪!